• 1982年

    越剧知识1982年

    1月19日~23日,在上海市总工会的安排下,上海越剧院春节慰问演出队,分二路到上海缝纫机二厂、上海无线电十八厂、上海棉纺十二厂、上海皮鞋厂、上海手表二厂、上海毛纺七厂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活动。 1月25日,虹口越剧团由陈曼编剧、任广智导演,尹小芳主演的《沙漠王子》,公演于中国剧场,满座60场。 2月1日,上海越剧院为招待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在人民大舞台作专场演出,剧目有曹银娣...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81年

    越剧知识1981年

    2月,静安越剧团在北京影剧院,上演了新编历史剧《光绪皇帝》,由红枫编剧,卓云、孔敏导演,毕春芳、朱祝芬、魏兰芳、陈金莲、潘笑笑主演。 3月9日~11日,由吴兆千带领的浙江省艺术学校表导演班60余人(系浙江各县导演、演员组成),来沪观摩,并邀请上海越剧院吴琛、王文娟作艺术报告。 4月22日,上海市舞台美术学会成立,上海越剧院舞美工场主任苏石风任会长。 5月21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80年

    越剧知识1980年

    1月1日~4日,上海越剧院在市体育馆进行迎新年演唱会,剧目有金美芳、谢秀娟的《书馆》;陈琦的《回十八》;王文娟、丁赛君、吴小楼的《书房会》;傅全香、陆锦花的《情探》片断;袁雪芬、徐玉兰、周宝奎、徐天红、徐慧琴等的《送凤冠》。 1月10日,合作越剧团重建,更名为静安越剧团。团长戚雅仙,副团长毕春芳。 2月16日,虹口越剧团在徐汇剧场演出《山河恋》,剧本由南薇、韩义等改编,导演南薇、凤鸣,陆锦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9年

    越剧知识1979年

    2月28日,《三月春潮》剧组,赴北京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第四轮全国戏曲调演,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2月,上海越剧院建立两个演出团:一团为男女合演团,主要演员有吕瑞英、金采风、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二团为女子越剧团,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陆锦花等。 2月,虹口区越剧演出队建立,它由原“飞鸣”、“东风”越剧团部分人员组成。同年10月,定名为虹口越剧团...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8年

    越剧知识1978年

    春节,上海越剧团推出一台春节演唱会节目,在北京影剧院上演,参加演出的有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吴小楼、张国华、史济华、刘觉、孟莉英等,节目有《祥林嫂》、《忠魂曲》、《江姐》、《浪里行》、《红花曲》、《乡邮员》、《园丁之歌》等片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进行录音录像。 3月5日,袁雪芬当选为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3月...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7年

    越剧知识1977年

    1月6日,上海越剧团为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集体创作排演了大型组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在上海艺术剧场彩排,市委王一平、中央工作组车文仪等领导莅临审查。1月8日起,该剧公演,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等老演员,重新登台演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进行了录音录像。 1月16日,18位外国新闻记者,在外交部新闻司金贵华和王珍陪同下,访问了上海越剧团,在汾阳路150号学馆排练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6年

    越剧知识1976年

    4月17日,文化部指示上海市文化局,组织本市越、沪、淮、评弹团,对本地区有代表性的演员演唱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曲艺唱段进行录音工作,并于5月送往北京。选送的越剧曲目有《祥林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盘夫》等。 7月7日~8月6日,上海越剧团学馆,到南汇周浦驻沪部队某部开门办学,向解放军学习,进行军训和打靶活动,同时向部队指战员作教学汇报演出。 7月25日...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5年

    越剧知识1975年

    11月,上海越剧团学馆全体师生,去上棉九厂开门办学3个月。 12月,上海越剧团排演的《磐石湾》对外公演。...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3年

    越剧知识1973年

    5月21日,上海越剧院在解放剧场彩排《龙江颂》,由市委徐景贤等来审查。演出结束,徐景贤在向全体人员讲话中宣布:1、上海越剧院移植的“样板戏”《龙江颂》正式公演,2、上海越剧院改名为上海越剧团。 5月28日,上海市委批准市革会文教组“关于对袁雪芬审查结论的审查报告”,随后袁雪芬及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4人,被宣布撤销隔离审查。 6月25日,上海市文化局党委、革委会,批准上海越剧团建立委员会...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2年

    越剧知识1972年

    年初,上海市委员会宣布各区县剧团解散。 5月23日,市文化系统工军宣队团部,到上海越剧院审查越剧改革试验剧目《银针颂》、《半篮花生》的彩排。 11月22日,市革会一办传达市领导意见:1、鼓励越剧,希望继续努力,内部可以演几场(二、三场),主要听取意见,不要大造;2、移植《龙江颂》全剧或移植其他“样板戏”选场都可以,从有利于越剧出发;3、每场演出,送二三十张戏票给张家龙(徐景贤秘书)...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1年

    越剧知识1971年

    春,上海越剧院在奉贤上海市文化五七干校期间,组成小型演出队,由工宣队队长带队赴崇明等地,向解放军驻沪部队进行春节慰问演出,节目有向京剧“样板戏”学习剧目《龙江颂》、《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等片断的清唱。 5月1日,上海越剧院建立,由工宣队指导员郑元勇任支部,军宣队高敬昌和原剧院干部吴建平担任支委。 7月,上海越剧院按市文化系统委员会(筹)的通知,清理库存物资,将大批戏服道具...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70年

    越剧知识1970年

    8月15日,在上海市委员会指示下,上海越剧院及学馆大部分人员,被安排到工厂“战高温”劳动。其余的则被安排去奉贤塘外上海市文化系统五七干校劳动、学习、搞运动...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69年

    越剧知识1969年

    1月,各越剧团体在工、军宣队领导下,搞斗、批、改。上海越剧院和学馆,被集中到交大分部学习。合作、少壮、春泥、青山、出新、东风、飞鸣等区属越剧团,相继下放到崇明县各区五七干校。 5月,上海越剧院工宣队指导员传达市革委会徐景贤关于不同意越剧上舞台的指示,又说王文娟上舞台不好,使人想起了《追鱼》...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68年

    越剧知识1968年

    9月20日,上海市委员会派工人、解放军思想宣传队,进驻各越剧团体。...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1967年

    越剧知识1967年

    1月,全市派掀起夺权风潮,上海越剧院派于1月13日,夺了剧院领导的权。在这期间,各区县越剧团派,也都在本单位夺了权。各院、团党政组织瘫痪,负责人被靠边审查批斗。不久,派内部,派仗连绵不断。 12月16日,上海越剧院两派派组织,在院内发生大规模武斗,上海越剧学校(原上海越剧院学馆)、上海杂技团等单位的派亦介入,造成17人受伤,一幢3层楼房遭破坏,公家财产损失达万元...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