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梅兰芳到袁雪芬略论戏曲的戏剧观的嬗变

    越剧知识从梅兰芳到袁雪芬略论戏曲的戏剧观的嬗变

    从梅兰芳到袁雪芬——略论戏曲的戏剧观的嬗变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具有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等演剧特征,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大名旦”光照剧坛之时,戏曲演剧特征臻于极致。就艺术思想而言,戏曲演剧特征体现了一种写意戏剧观——黄佐临称之为梅兰芳戏剧观。 写意演剧体系有着美妙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原是生动活泼富于生命力的,但是当它完善了,也就凝固了,难免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9年1920年

    越剧知识9年1920年

    12月26日,以马潮水、王永春、卫梅朵、白玉梅领衔的男班,演出于升平歌舞台(在华兴戏园原址改建)。并从嵊县请来“戏客班”的3位乐师周小灿、周孝棠、周林芳,建立了越剧史上第一个专职乐队,演唱改为由丝弦伴奏,越剧音乐由此进入〔丝弦正调〕时期...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8年1919年

    越剧知识8年1919年

    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以卫梅朵、费翠棠为首的男班,演出于民兴茶园。以琴素娥、紫金香、白玉梅、沈桂芳、王永春等组成的男班,于2月9日起,演出于第一戏院(即华兴戏园原址),开始了两副男班在沪竞演的局面。越剧从此在沪长演不辍。 3月15日,第一戏院上演新编《梁山伯》,分3本连演3个夜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7年1918年

    越剧知识7年1918年

    4月11日,以卫梅朵、马阿顺、马潮水、张云标为台柱的小歌班应聘演出于华兴戏园。7月20日夜场上演了《碧玉簪》。10月12日至次年1月8日,该班移至民兴茶园演出,并在《新闻报》广告上标出“特请浙绍著名的笃班”一语,这是越剧以“的笃班”的名称,首次出现在上海报纸广告上...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7年1948年

    越剧知识37年1948年

    2月13日~5月24日,徐天红加盟在龙门大戏院演出的云华剧团,与竺水招搭档演出的第一部戏为《春风回梦》。 2月21日,越剧《祥林嫂》在中电二厂摄影棚开拍。演员是原雪声剧团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南薇导演,启明公司拍摄。 3月14日,袁雪芬作为主要演员参加拍摄的故事影片《鸡鸣早看天》(根据洪深的同名话剧改编,应云卫导演,田汉作词),在中电二厂试片。该片于24日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正式上映。...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6年1947年

    越剧知识36年1947年

    1月2日,上午,袁雪芬由于肺病复发等多种原因,在梅龙镇餐厅与雪声剧团全体人员举行话别会,1月12日在演完《洛神》后,宣布辍演,雪声剧团也暂告解散。在原“雪声”的基础上,加入傅全香,改组为东山越艺社。 春,袁雪芬与越剧姐妹联络,倡议为兴办越剧学校和建造越剧剧场,举行联合义演,得到广泛支持。 4月8日,以尹桂芳、竺水招为首的芳华剧团,在九星大戏院首演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时装戏《浪荡子》,由徐进编剧...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4年1945年

    越剧知识34年1945年

    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弦下腔〕。 3月31日,雪声剧团从九星大戏院迁往青岛路上的明星大戏院演出。 6月21日,傅全香与徐玉兰在九星大戏院合作主演《浮生六记》。 9月1日,徐玉兰参加丹桂剧团,与筱丹桂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 12月24日~25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3年1944年

    越剧知识33年1944年

    3月25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演毕《王昭君》,因病回嵊县休养。 5月11日,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十八相送》;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余彩琴、张桂莲、陆锦花、戚雅仙、徐天红...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2年1943年

    越剧知识32年1943年

    1月17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主办三十一年度冬赈经费筹募委员会,假座上海电台播送特别节目越剧大会串,参加艺员有王杏花等39位。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陶叶剧团(科班)加入大来剧场作为班底。 6月20日~28日,老闸、大来、龙门、恩派亚、皇后、乐中等越剧场子,先后为华北赈灾义演一场。 11月1日,大来剧场演出《香妃》。演出期间,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腔〔尺调腔〕...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1年1942年

    越剧知识31年1942年

    2月19日,马樟花去世。2月22日,在徐家汇路上海殡仪馆举行大殓,袁雪芬、钱妙花等众多同行姐妹参加吊唁。 2月26日,《越剧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越剧的危期到矣》的报道,副题称:“各剧院均惴惴于心百物昂贵生计堪虞影响娱乐事业夜市萧条单靠日场营业势受打击”。 3月7日,袁雪芬因病停演回嵊县。 4月1日,姚水娟在皇后大戏院演出《泪洒相思地》,连演84场,后在恩派亚又重演,共演202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30年1941年

    越剧知识30年1941年

    1月3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募捐运动在新新电台举办“全市女子越剧大会串”,施银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兰、商芳臣、李艳芳、邢竹琴等38位演员,参加播音演唱。 1月21日,“全沪越国红星十班大会串”在浙东大戏院进行。日夜场演出折子戏,有尹桂芳、竺水招的《借红灯》,施银花、钱秀灵的《方玉娘哭塔》,竺素娥、邢竹琴的《盘夫》,王水花、王明珠的《曾贵嫖嫂》...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29年1940年

    越剧知识29年1940年

    5月20日,筱丹桂来沪,在卡德大戏院登台演出,张春帆为班长。 8月1日~2日,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假座卡尔登大戏院,举行“劝募绍属平粜捐”女子越剧八班大会串。剧目为《沉香扇》、《梁祝哀史》、《盘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员有:施银花、屠杏华、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艳芳、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贾灵凤等。 8月13日,上海救济难民儿童假座新新玻璃电台、中西电台、国华电台、明远电台...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28年1939年

    越剧知识28年1939年

    2月6日,尹桂芳首次来上海,客串演出于由王明珠、张桂莲主演的永乐戏院。 2月13日,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与绍兴旅沪同乡会,在黄金大戏院联合举行女子越剧大会串义演,筹募捐款。姚水娟、竺素娥、施银花、商芳臣、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等参加演出。 2月19日,《姚水娟专集》出版。 7月1日,马樟花和傅全香到好友电台播唱特别节目,并为三友实业社作广告,开越剧演员上电台之先河。1个多月后...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27年1938年

    越剧知识27年1938年

    1月31日,“越升舞台”到上海演于通商旅社,主要演员为姚水娟、李艳芳、商芳臣等。演出剧目有《仁义缘》、《沉香扇》、《倪凤扇茶》等。 2月15日,“四季春班”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四马路小剧场,竺素娥领衔,袁雪芬为头肩旦,演员还有黄笑笑、任伯棠、傅全香、钱妙花、张桂莲等。演出剧目有《沉香扇》、《碧玉簪》等。 3月19日~31日,“四季春班”、“素凤舞台”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演员有吴昌顺...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26年1937年

    越剧知识26年1937年

    4月11日,以徐玉兰、汪笑真、钟云香为首的东安剧社,演出于老闸大戏院。首演日戏为全武行《三雅园》,夜戏为《梁山伯》,演至5月25日为止。其间还与绍兴大班混合演出《通州奇案》一剧。 5月26日,以竺素娥、孙妙凤、商芳臣为首的女班素凤舞台,演出于老闸大戏院。首演日戏为全武行《金雁桥》,夜戏为《沉香扇》。 6月3日,以袁雪芬、钱妙花、傅全香为首的“四季春班”,由浙江宁波再来上海,演出于泥城桥通商旅社...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